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婷婷
近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的“米荒”和移民等问题迟迟未能解决,对外又面临美国关税威胁等困扰。综合日本共同社、《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等日媒报道,当地时间7月21日,日本国会第27届参议院选举计票工作已完成。从最终结果来看,日本首相石破茂及其领导的政府正遭遇选民的惩罚。
共同社报道称,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仅获得47个席位,未达50席的过半目标。执政联盟在参议院的优势彻底丧失。这是1955年自民党成立以来,其主导的执政联盟首次在参众两院同时失去多数席位。随后,石破茂公开表示,他“谦虚接受这一残酷现实”,但拒绝辞职。
针对本次选举,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近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表示,重重阻碍面前,石破茂难破危局。
中青报·中青网:当前,日本执政联盟丧失参议院过半数议席已成既定事实,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陈洋: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2023年底曝光的“政治黑金”丑闻使得自民党至今仍难以重获民众信任。从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被迫”辞职,到自民党内长期被边缘化的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该事件的负面影响不断蔓延。二是自2024年10月就任以来,石破茂的执政成效乏善可陈。日本米价涨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日本此前的7次赴美关税谈判也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这些均导致民众对其信心下跌。三是日本民粹保守政党“参政党”和国民民主党强势参选,其部分政策主张更趋极端且针对性更强,蚕食着曾支持自民党的社会群体。
石破茂个人问题及自民党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削弱了自民党在民众心中的公信力,进而影响了本次选举结果。
中青报·中青网:有日媒关注到,虽然石破茂21日表示自己“将继续履行职责”,但自民党内部要求其“下台”的声音持续增加,自民党的党内矛盾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陈洋:此次参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内的第一大矛盾就是“石破茂是否还有资格继续留任”。结合日本政坛的政治惯例,若一党领袖未能率领该党赢得全国大型选举,通常需以引咎辞职的方式承担政治责任。
我关注到,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已于20日表示“不能允许他(石破茂)继续任职”,想要将石破茂拉下马。预计今后自民党内针对石破茂的批评声将持续增加,言辞或将更尖锐。
中青报·中青网:若石破茂继续执政,日本政坛今后的执政方式将是何种形式?
陈洋:日本政坛中曾出现过多次“执政党失去参议院控制权”的先例。不过,石破茂面临的情况是,他领导的执政党不仅在众议院是“少数执政党”,更失去了参议院的控制权。若其希望继续稳定执政,或将选择在某些政策议题上与其他在野党合作,通过“自公+X”的形式,确保今后的立法、预算等相关议题获得参众两院的批准通过。
尽管这种方式能增强相关审议过程的透明度与民主性,但同时也可能拉低效率,引发国会内部冗长而无效的争论。
中青报·中青网:近年来,西方多国普遍出现“向右转”趋势,结合日本本次选举,您认为该国政坛是否会进一步滑向保守主义?
陈洋:经过此次参议院选举,日本政坛的保守趋势将更明显。
以本次选举为例,从数据上看,《日本经济新闻》22日报道了此次参议院选举,各政党比例代表的得票情况为:“参政党”742.51万票、排名第3,超过了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的739.75万票,也远高于左翼政党日本共产党的286.47万票,而另一个保守政党——日本保守党得票数是298.21万票。从政策主张上看,日本“参政党”提出的“日本人优先”等主张受到部分选民支持,日本右翼作家、保守党代表百田尚树等人均当选参议员,这些都说明保守政治势力开始步入日本政坛中心。
尽管作为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不会立刻在一些政策法规上完全采取极端保守的做法,但鉴于此次选举反映出的社会民意变化,预计日本执政党会收紧与移民和国际学生等议题相关的政策。
中青报·中青网:结合日本当前面临的国内困局与外交难题,石破茂的执政之路将遭遇哪些挑战?
陈洋:如何在国会层面与在野党进行谈判博弈、如何更为彻底地解决“米荒”等内政议题,日美关税谈判是否能取得有效进展?这些问题都有待观察。
具体来说,一是在自民党内部,支持石破继续执政的势力和反对势力正在相互争斗,其最先面对的阻力必然是党内的问责和反对声。二是日美之间虽将进行第8轮关税谈判,但考虑到石破茂率领的执政党已然成为“少数执政党”,且日本缺乏有力筹码,谈判前景并不乐观。三是今年秋季,日本国会将进行2025财年补充预算案的审议。即使眼下石破茂顶住了自民党内外的下台呼声,但届时作为“少数执政党”领袖的石破茂能否统合协调,确保相关预算获批,也将成为其执政的巨大考验。
此外,若日美关税谈判久拖未决,不仅日本经济将遭受冲击,石破茂的执政任期也可能提前终结。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